2021年席卷全球的外国网络流行语大盘点358


2021年,全球网络世界涌现出许多新奇的流行语,这些词语不仅反映了当年的社会文化现象,也展现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融。从疫情相关的表达,到反映社会议题的词汇,再到一些单纯的网络梗,这些流行语迅速传播,并在不同平台上引发热议。本文将对2021年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外国网络流行语进行盘点,并解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与疫情相关的流行语:

2021年,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许多与疫情相关的词汇成为流行语,例如英文中的“COVID fatigue”(疫情疲劳)和“Zoom fatigue”(线上会议疲劳)。前者指人们在长时间面对疫情带来的压力和限制后产生的身心俱疲状态,后者则特指因长时间使用Zoom等视频会议软件而产生的疲劳感,包括视觉疲劳、听觉疲劳和精神疲劳。这两个词精准地捕捉了疫情期间人们普遍的感受,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另外,“Stay at home order”(居家令)和“Lockdown”(封锁)也成为高频词汇,这些词语不仅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也频繁出现在社交媒体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人们用这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生活状态、情绪和感受,也借此与他人进行共鸣。

二、反映社会议题的流行语:

2021年,全球范围内一些重要的社会议题持续发酵,也催生了一些新的网络流行语。例如,“Cancel culture”(取消文化)在英文世界持续引发热议。这个词语指的是公众对公众人物或组织进行抵制和谴责的行为,通常是因为其言行被认为是冒犯的、有害的或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虽然“Cancel culture”本身并非2021年才出现,但它在这一年仍然持续引发讨论和争议,反映了社会对言论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复杂思考。

此外,“BIPOC”(Black, Indigenous, and People of Color,黑人、原住民和有色人种)成为一个越来越常用的词语,它更广泛地涵盖了种族多样性,比之前的“POC”(People of Color)更具包容性,反映了社会对种族平等和社会公正的关注。

三、网络梗和新兴词汇:

除了与疫情和社会议题相关的词汇,2021年也涌现出一些新奇的网络梗和流行语,例如英文中的“Cheugy”。这个词语用来形容过时、俗气的时尚和文化元素,通常带有一种轻蔑的意味。它的流行反映了年轻一代对潮流的敏感和对传统审美的重新审视。

另一个例子是“Sus”,来源于英文单词“suspicious”(可疑的),常被缩写为“sus”,在网络语境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显得可疑、不靠谱。它在游戏直播和社交媒体上广泛使用,并衍生出各种表情包和用法。

此外,一些表情包和网络流行语也跨越语言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例如,一些源自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网络表情包,也在欧美等地区迅速传播,成为国际性的网络文化符号。

四、流行语的文化意义:

这些2021年的网络流行语不仅是简单的词汇,它们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趋势和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它们是时代精神的缩影,记录了这一年人们的喜怒哀乐,也展现了全球网络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

对这些流行语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网络文化的脉搏。 未来的研究需要继续关注这些流行语的演变,以及它们对语言和文化的长期影响。

五、结语:

2021年的网络流行语丰富多样,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席卷全球,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和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这些流行语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2021年的社会文化景象,并对未来网络文化发展趋势进行一些预判。 当然,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更多有趣的网络流行语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2025-05-14


上一篇:海底捞爆款流行语大揭秘:从服务到梗图,你都get了吗?

下一篇:网络流行语速成指南:提升你的中文听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