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梗补全之知识篇78


在网络冲浪的时代,各种新奇有趣的热梗层出不穷,成为人们交流中常用的调侃和幽默元素。然而,有些热梗源自典故或历史,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很容易一头雾水。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场网络热梗补全,了解这些热梗背后的故事,增长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的网络冲浪更加风趣幽默。

1. 凡尔赛文学

“凡尔赛文学”指的是一种看似低调实则高调炫耀的表达方式,源自路易十四建立的凡尔赛宫。凡尔赛宫以其奢华壮丽著称,代表着法国王室的权势和尊贵。凡尔赛文学借用这一意象,将炫耀性的话语伪装成自谦或自嘲,给人一种既低调奢华又有内涵的感觉。

2. yyds

“yyds”是“永远的神”的缩写,是对某个人或事物极高赞扬的表达。其最早源自网络游戏领域,用来称赞某位技术高超、战绩卓越的玩家。后来逐渐衍生到其他领域,成为对任何值得尊敬或崇拜的对象的赞美之词。

3. 栓Q

“栓Q”是“谢谢”的谐音,带有戏谑和调侃的意味。其起源于网络聊天中打字失误,将“谢谢”误打成“栓Q”。随着时间的推移,“栓Q”逐渐演变成一种网络黑话,既能表达谢意,又透着一丝幽默感。

4. 躺平

“躺平”是一种消极抵抗、拒绝内卷的社会态度。其源自网络论坛的一个匿名用户发表的帖子,表示自己选择躺平,不再为社会竞争和追求物质财富而焦虑。这一说法引起了广泛共鸣,成为许多年轻人表达对现状不满和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5. 离谱

“离谱”原指超出常规或合理范围,现常用来形容令人惊讶或匪夷所思的事情。其最早出自宋代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书》,原文为“此乃妄人欺老夫,离谱定矣”。后人逐渐将“离谱”用于形容荒诞不经或令人难以置信的事物。

6. 社死

“社死”意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极度的尴尬或羞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其最早源自日本轻小说《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用来形容主人公比企谷八幡在社交场合中的不适应感。后来逐渐传播到网络,成为流行的网络用语。

7. 夺笋

“夺笋”本意是抢夺竹笋,现常用来比喻损人或坑害别人。其起源于网络流行语“笋干”,意为“很损”。后来演变为“夺笋”,更加形象地表达了“落井下石”或“趁火打劫”的意思。

8. 蚌埠住了

“蚌埠住了”是一种网络流行语,表示再也忍不住了、崩溃了。其来源于安徽省蚌埠市,当地谐音戏称为“蚌埠”。当有人遇到无法忍受或忍无可忍的情况时,就会使用“蚌埠住了”来表达自己的崩溃情绪。

9. 栓绳

“栓绳”是一种网络流行语,意为让某人冷静下来。其来源于东北地区的一句方言“把绳儿给他栓上”,意为约束或管束某人。在网络语境中,“栓绳”被用来调侃或制止那些言行过激或过于兴奋的人。

10. 内卷

“内卷”原指人类社会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现常用来形容过度的竞争和无效的努力,导致的结果是大家都在原地内耗,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

2024-12-29


上一篇:网络热梗背后的语言学奥秘

下一篇:网络热梗“离别”:从苍凉到温情